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Gallery:崔惠宇《沈默最滿》








創作者自述:「一切似乎因應了失敘忘神時態下的迭迭不止,我的身軀作工融嵌在今日滋生已生養眾多,但那僅是腦中腐壞異常的意識嘔吐物,產出後則脫離;觀看它解離後的斷塊碎屑朝向無法設定的路線自行飄游離去,那新生的靈魂將與我共存與世界脫離。妖嬈色彩編黏分秒的破散片段勾勒成型,遊走黑線模擬著無止重疊的劇情,圈圍了不思議的領地,築建了敘事的界限。」
開幕當天,外面下著毛毛細雨,觀眾收起淋濕的傘,放進傘架,捨階而上。二樓空蕩蕩的展間,只有蒼白的牆面與創作者留在牆上的文字與黑白手稿。然而,走上三樓後,看似沈默的展覽,瞬間喧鬧了起來,牆上的畫有著豐富的色彩,展間中的作品,充滿著織物的流動與温度。難怪一個看展的女性觀眾,忍不住說,裡面好暖哦!
這裡的作品,看似獨自存在,卻又相互影響。藝術家說,也許過幾天,心血來潮,又會重新將它們換個方式攞放。言下之意,藝術家的創作,不只在畫框或已然成形的作品裡,展覽的空間,似乎也變成了另一個創作舞台,隨藝術家的意念呈現展出作品的關係。
不論是畫面上的形象與筆觸,或者是現成物的呈現或觸感,亦或者是兩者之間似有似無的呢喃。看似獨立主體的作品,往往不如其表象地堅定。就如同此次展覽的名稱《沈默最滿》,我看到了無言的作品,其實,承載著滿溢氾濫的訊息

Photo and Written by Eunice
in ITPARK









2016年10月2日 星期日

蘇笑柏Su Xiaobai 2014-2016 in Taipei






以上為2014-2016的作品。



 literary mind 2011

Literary mind 2011


1949年,蘇笑柏於湖北武漢出生,後來進入中央美術學院學習油畫,1987年赴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深造。這是他第四次在台北耿畫廊的個展,我被他作品所呈現的肌理吸引,很好奇地問他,如何看待自己的創作?他告訴我,所有的一切,從畫板到顏料,皆出自他自己的製作與調配。這種「無中生有」的過程,也讓我思考他對藝術本質的定義究竟為何?如此做法,似乎打破了昔日以創作元素為藝術作品所做的定義與分類。他的創作元素,包括了油彩、漆、麻布、乳膠等材料。
而他的作品,也在這些元素的幻化之間,呈現出彷彿中國藝術的各種抽象氛圍。這些氣氛或如漆畫的烈焰、又如寒林的滄茫、時而為青綠山水的長卷、時又成汝窰的釉色、或轉為宋瓷的冰裂紋、更有著如文人般的情愫等。

written by Eunice




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Work:贅沢明《薄荷2》


【三尺的海】瑪格麗特

一座飄浮的島嶼,

局部1
局部2
局部3
【三尺的海】想談的是,一個男孩對其愛慕的女孩,是「看護」還是「監視」的心情⋯⋯
 局部3左邊的眼睛,即是此種心情的再現。眼睛背後高聳如山石,亦如瀑布的長髮,代表著女孩的背影。


【劇本】風鈴草  (局部)
機械的裝置與自然草木的組合,宛如一個超現實的幻影⋯⋯

【重要】美人櫻  (局部)
看似遺世獨立的小屋,屋外曬著衣物。彷彿訴說著:家,終究是人類最渴望的居所。


贅沢明《薄荷2》此系列作品,第一眼初見時,它的黑白色調、局部渲染,與自然山石的形象,會令人誤以為是水墨畫。然而,畫中的山石是飄浮著,在看似山石結構的局部,卻又驚見機械的裝置,這些有別於傳統水墨畫對於景物的處理概念,正反映出動漫世代對於當代藝術的影響。

written by Eunice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李澤藩作品歸巢特展

李季眉館長細數此次展出的毎張畫作 ,有些是李澤藩學生及親友的回贈,有些則是李澤藩美術館向擁有者購回收藏。透過回贈與購藏,這些在不同時期,李澤藩感性送出的畫作,又因緣際會地回到了李澤藩美術館。

可以想像這隻白鷺絲燈籠,是用鐵製曬衣架與廚房吸油紙巾完成的嗎?

這隻做給孫子的月兔,也是李澤藩以有限的家庭日用材料 ,在美國完成的。

就連盛裝食物的免洗紙餐盤 ,也能用來做成張開翅膀的鶴鳥呢。

這張玫瑰花是李澤藩的學生蔡長盛教授捐贈的作品,左邊是1975年李澤藩贈與時的原作,右邊則是1982年左右,畫家主動要求取回修改後的作品。蔡教授認為,此畫的修改,可看到李澤藩繪畫風格的轉變。仔細觀察可知,左邊原作中的玫瑰花,向前後左右生長;右邊修改後的玫瑰花,則展現出外放與內歛力量的平衡。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李澤藩看待靜物的態度,也逐漸從[忠於寫實],轉變到[展現圓融]的境界。

photo/written by Eunice

相關連結  http://www.tzefan.org.tw/c_index.html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Gallery:李澤藩早期作品展

李澤藩,老師作品的印象, 1925
李澤藩,芭蕉園,1933
李澤藩,送出征,1938
李澤藩,玻璃工廠,1942
日治時期台灣美術所具有「複調啓蒙」的特徵,可在李澤藩早期的作品中,見出端倪。不同於其師石川欽一郞以「印象式」或「如畫的」筆調,描繪台灣的風土;李澤藩則以「記憶性」與「敍事的」畫面,述說台灣的景致。台灣風景在李澤藩的筆下,已從旅行者眼中的「異國情趣」,轉變成居住者心中的「土地認同」。

written by Eunice
李澤藩美術館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鏡/李小鏡回顧展


Next

Circus

Jungle

Dream 2008

Self-portrait  1997

Color of the 3rd kind

Conversation 1987

李小鏡1945年出生於四川,1949年隨家人來台,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赴美就讀費城藝術學院,並取後藝術創作碩士學位。畢業後在美發展,曾從事商業攝影,但對社會現象與科技發展,頗為關注。而這些關注,也逐漸內化並衍生出其日後創作的題材。這次北美館以倒序的方式,呈現其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一窺藝術家對於「人文」與「科技」相互之間定位的思索。是「科技」成就了「人文」?亦或是「人文」豐富了「科技」?亦或是「人文」與「科技」之間詭譎地相互刺探?

photo/written by Eunice

in台北巿立美術館








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BOOK:Women Gallerists in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ies

by Claudia Herstatt

Even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Agnes, wife of Albrecht Durer,had involved in his husband's art business.Today, there are so many kinds of women in art business. The author divides them as pioneers (Anneli Juda, Denise René, Ileana Sonnabend, Antonina Gmurzynska ),power women (Marian Goodman, Luisa Strina,  Bärbel Grässlin, Helga de Alvear, Hyunsook Lee,  Ursula Krinzinger, Janelle Reiring/ Helene Winer, Eva Pressenhuber, Babara Gladstone, Juana de Aizpuru, Monika  Sprüth/ Philomene Magers, Filomena Soares, Ilona Anhava, Maureen Paley, Giti Nourbakhsch, Nina Menocal. Chantal Crousel, Rosemarie Schwarzwälder, Atsuko Koyanagi, Elena Selina, Pearl Lam), climbers(Karin Guenther, Suzy Shammah, Catherine Bastide, Ellen de Bruijne, Sorcha Dallas).
In this book, we can see how did they operate their galleries in the different times(in the midst of economic crisis or the turmoil of war)? For what reason did they found their  galleries? And how do their  feminine characteristic form the culture of gallery?



2016年7月26日 星期二

A Journey to find Happiness 尋找幸福之旅:金庚民銅雕藝術展





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的小小事,原來也可以蘊釀出大大的幸福感⋯⋯

photo/written by Eunice
in 101 Gallery



2016年7月23日 星期六

味覺散步 Sense of Taste-Stroll



趙思涵的橡膠版畫與森岡希世子的白瓷,雖說是雙個展,但陳列的方式卻絲毫沒有違和感!兩位女主角對於形象的簡約詮譯,令人同時感受到味覺與視覺的平靜。其中,趙思涵的<Too sweet, so pain>,想說的是關於失戀的故事。酒紅色背景,搭配上粉紅色的小島及島上的數座小火山,巧妙地以日常生活中蛀牙的感覺,隱喻失戀般的心情,令人莞爾。


photo/written by Eunice
in 陶華灼



2016年7月17日 星期日

Gallery : 近墨者 Ink Gene

姚瑞中
這件變化自中國山水畫的長卷,是以佚名的「清軍進藏圖」為臨本。然而,隱藏在大山大水中,卻可見畫家本人、妻子、兩個女兒及一貓一狗奔跑其中。透過如此的安排,畫家將史詩般滂礡的紀實山水,轉變為輕鬆休閒的馬拉松場景。

陳浚豪
此「蚊釘」系列的作品,是以佚名的宋畫為臨摹對象。畫家並未在畫布上打草稿,而是以投影機將原作的圖像,投射在空白的畫布上,同時亦將電腦中原作的圖像置於畫布旁,以便就近觀察。儘管是以工業用的釘子創作,但卻也如實地呈現出中國山水的筆墨皴法。

林銓居
以油畫的筆法,表現出山石靜謐的本質。此種形象所再現的特質,不僅僅是眼中所見,而是交織著畫家對土地實作與自然哲思的心印。

徐永旭
雖說是純粹手工的捏陶,但卻不將情緒的痕跡遺留在陶土上。創作時藝術家甚至刻意拋棄人的主觀意志,而將自己比喻為生物(如螞蟻蜜蜂)。重覆的動作,亦非如苦行僧般的修煉之行。為了讓作品呈現出一氣呵成之感,藝術家必須在下方陶土未乾之前,完成上半部分的製作。如此一來,未乾的下方陶土,才能留住承擔著上方陶土重量的痕跡;整件作品,也因此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photo/written by Eunice

in 双方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