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Work:贅沢明《薄荷2》


【三尺的海】瑪格麗特

一座飄浮的島嶼,

局部1
局部2
局部3
【三尺的海】想談的是,一個男孩對其愛慕的女孩,是「看護」還是「監視」的心情⋯⋯
 局部3左邊的眼睛,即是此種心情的再現。眼睛背後高聳如山石,亦如瀑布的長髮,代表著女孩的背影。


【劇本】風鈴草  (局部)
機械的裝置與自然草木的組合,宛如一個超現實的幻影⋯⋯

【重要】美人櫻  (局部)
看似遺世獨立的小屋,屋外曬著衣物。彷彿訴說著:家,終究是人類最渴望的居所。


贅沢明《薄荷2》此系列作品,第一眼初見時,它的黑白色調、局部渲染,與自然山石的形象,會令人誤以為是水墨畫。然而,畫中的山石是飄浮著,在看似山石結構的局部,卻又驚見機械的裝置,這些有別於傳統水墨畫對於景物的處理概念,正反映出動漫世代對於當代藝術的影響。

written by Eunice






2016年8月14日 星期日

李澤藩作品歸巢特展

李季眉館長細數此次展出的毎張畫作 ,有些是李澤藩學生及親友的回贈,有些則是李澤藩美術館向擁有者購回收藏。透過回贈與購藏,這些在不同時期,李澤藩感性送出的畫作,又因緣際會地回到了李澤藩美術館。

可以想像這隻白鷺絲燈籠,是用鐵製曬衣架與廚房吸油紙巾完成的嗎?

這隻做給孫子的月兔,也是李澤藩以有限的家庭日用材料 ,在美國完成的。

就連盛裝食物的免洗紙餐盤 ,也能用來做成張開翅膀的鶴鳥呢。

這張玫瑰花是李澤藩的學生蔡長盛教授捐贈的作品,左邊是1975年李澤藩贈與時的原作,右邊則是1982年左右,畫家主動要求取回修改後的作品。蔡教授認為,此畫的修改,可看到李澤藩繪畫風格的轉變。仔細觀察可知,左邊原作中的玫瑰花,向前後左右生長;右邊修改後的玫瑰花,則展現出外放與內歛力量的平衡。我認為,隨著時間的流逝,李澤藩看待靜物的態度,也逐漸從[忠於寫實],轉變到[展現圓融]的境界。

photo/written by Eunice

相關連結  http://www.tzefan.org.tw/c_index.html



2016年8月8日 星期一

Gallery:李澤藩早期作品展

李澤藩,老師作品的印象, 1925
李澤藩,芭蕉園,1933
李澤藩,送出征,1938
李澤藩,玻璃工廠,1942
日治時期台灣美術所具有「複調啓蒙」的特徵,可在李澤藩早期的作品中,見出端倪。不同於其師石川欽一郞以「印象式」或「如畫的」筆調,描繪台灣的風土;李澤藩則以「記憶性」與「敍事的」畫面,述說台灣的景致。台灣風景在李澤藩的筆下,已從旅行者眼中的「異國情趣」,轉變成居住者心中的「土地認同」。

written by Eunice
李澤藩美術館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鏡/李小鏡回顧展


Next

Circus

Jungle

Dream 2008

Self-portrait  1997

Color of the 3rd kind

Conversation 1987

李小鏡1945年出生於四川,1949年隨家人來台,文化大學美術系畢業後,赴美就讀費城藝術學院,並取後藝術創作碩士學位。畢業後在美發展,曾從事商業攝影,但對社會現象與科技發展,頗為關注。而這些關注,也逐漸內化並衍生出其日後創作的題材。這次北美館以倒序的方式,呈現其作品。在這些作品中,我們可以一窺藝術家對於「人文」與「科技」相互之間定位的思索。是「科技」成就了「人文」?亦或是「人文」豐富了「科技」?亦或是「人文」與「科技」之間詭譎地相互刺探?

photo/written by Eunice

in台北巿立美術館








2016年8月5日 星期五

BOOK:Women Gallerists in the 20th and 21st Centuries

by Claudia Herstatt

Even in the fifteenth century, Agnes, wife of Albrecht Durer,had involved in his husband's art business.Today, there are so many kinds of women in art business. The author divides them as pioneers (Anneli Juda, Denise René, Ileana Sonnabend, Antonina Gmurzynska ),power women (Marian Goodman, Luisa Strina,  Bärbel Grässlin, Helga de Alvear, Hyunsook Lee,  Ursula Krinzinger, Janelle Reiring/ Helene Winer, Eva Pressenhuber, Babara Gladstone, Juana de Aizpuru, Monika  Sprüth/ Philomene Magers, Filomena Soares, Ilona Anhava, Maureen Paley, Giti Nourbakhsch, Nina Menocal. Chantal Crousel, Rosemarie Schwarzwälder, Atsuko Koyanagi, Elena Selina, Pearl Lam), climbers(Karin Guenther, Suzy Shammah, Catherine Bastide, Ellen de Bruijne, Sorcha Dallas).
In this book, we can see how did they operate their galleries in the different times(in the midst of economic crisis or the turmoil of war)? For what reason did they found their  galleries? And how do their  feminine characteristic form the culture of gall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