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4日 星期五

BOOK:錢暴-21世紀藝術巿場大爆發



Big bucks: the explosion of the art market in the 21th century
By Georgina Adam/項幼榕譯

    這是一本探討以藝術巿場為中心,所延伸而出各種相關事件的書籍。因此,該書的封面直接清楚地寫道:「襲捲而來的是錢,以及稱作藝術的諸種事件。」作者喬治娜・亞當,是一名關注全球藝術巿場三十餘年的資深記者,她同時也在世界上兩大藝術拍賣公司所設立的藝術學院Sotheby’s institute of Art Christie’s Education授課。該書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先探討參與的玩家,其中包括了拍賣行、仲介商(畫廊)、藝術家、收藏家、策展人與顧問;第二部分則聚焦在改變中的巿場,其中討論了藝術博覽會、線上藝術銷售、新興經濟體、巿場的陰暗面等。
    書中除了提及二十世紀世界兩大拍賣巿場蘇富比及佳士得的運作模式外,也述說著仲介商高古軒(Larry Gagosian)如何從一個1970年代在停車場販售海報的服務員,到今日因將藝術家視為「品牌」來經營,而成功地建立了以高古軒的自己名字為畫廊的藝術帝國。至於被視為投機藏家(speculators)(即收藏家與仲介商綜合體)的薩奇(Charles Saatchi),也因在1980年代捧紅英國青代藝術家(Young British Artists),後來又透過其畫廊「拉高倒貨」而聞名。如此的運作,也造就了一批如同超級巨星般地藝術家,如達米恩・赫斯特、村上隆等人。
    本書的第二部分,著重在「改變」。首先提到的藝術博覽會,即可視為是由仲介商為了反制拍賣公司而建立的;同時,藝術博覽會也被視為是一㮔社交活動的場合,如針對特定的訪客所設計的VIP晚宴及參觀活動等。根據統計,直到2012年,當代藝術博覽會至少就有200個以上。隨著科技的演進,藝術巿場也逐漸走向虛擬的空間,而以「電子商務」的形態出現。如藝術氣息(Artsy)即是出自普林斯頓大學電腦系畢業的卡特・克利夫蘭(Cater Cleveland)之購想,而由推特(Twitter)、谷歌(Google)及高古軒(Gagosian)、佩斯(Pace)畫廊等支持的線上藝術平台。它正在以網際綱路的優勢,建立一個大型資料庫-「藝術基因組」(Art Genome)演算法,即把藝術品和藝術家分解為170個不同準則,然後進行品味的預測與相關的行銷推動。
    行文至此,你是否已發現,透過此書,我們可以得知藝術巿場的生態系概況,然而,對藝術品的面貌,卻似乎愈來愈模糊⋯⋯

written by Eunice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