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31日 星期六

Art Basel in Hong Kong 2018

今年(2018)的展覽,我對幾件作品印象頗為深刻。第一眼看到這件希臘藝術家的《先跳舞》時,不覺莞爾。紅色閃亮的字體配上金色的背景,不需思考,一切自明。

     
 Nikos Navridis Dance First 2017

以下三張照片是同屬一位創作者的。也許是我參觀路線所致,我之所以走向這件作品,乃因嗅到些許文人的氣息。這些書寫作品,讓我彷彿看到道家思想的自在隨性。好奇地想要探尋何人所作,没想到轉個彎卻看到如此一般的情景:一個頗似巫師的男子,坐在掛滿看似畫符的空間內寫字。回神後,又發現此空間外,有張潤格,清楚地告知現場揮毫的價錢。(蛙王之作)




以下幾件作品,則是對自然的重新闡釋,如Jagannath Panda對於土地與植物的表現,即充滿著現代材質與視覺經驗的融合美感。此種以工業化的材質營造出抒情感的作法,也可在林佑生的作品中,感受強烈。Metal Tree即是巧妙地將電器廢棄物,重新組構並形塑成頗具姿色的樹態。旁邊安置另一位藝術家的坐這山望那山,可見出刻意呈現的展示趣味。

Jagannath Panda The Structure of Arid Terrain 2017

林佑生 Metal Tree 2018

馮力仁 坐這山 望那山  2013

接下來的三件作品,皆以地磚為形象,藉此寄託藝術家對於歷史空間及成長空間的記憶。第一件作品,藝術家以手繪精緻有著承載時間裂痕的地磚和該建物的局部草圖,讓觀者可以按圖索龭地追溯歷史。第二及第三件作品,則是在上海成長的藝術家,以地磚及仙人掌的刺,演譯出對城巿景觀快速變遷的新舊回憶。或如評論所言,她的雕塑因調和人工製品,工業經驗以及城巿生活而占據特殊空間。


張如怡  一株-2 2018
張如怡 只有現在 2018

此外,也有幾件對自然物與環保相關的創作,如將自外太空墜落到地球的隕石與貝瞉的組合;或者直接赤裸裸地解剖海獅,而露出其體內充斥的人工物,強烈的意圖,令人留下難以抹滅的震憾。




此作名為「左翼」(「左派」)的作品,乍看之下僅是一隻左邊翅膀,但仔細一看,便可發現此隻翅膀,是由一把把閃閃發光的鐮刀組成。具象與抽象的喻意,昭然可見。

Alfredo and Isabel Aquilizan Left Wing: Project Another Country, 2016

李景湖的路燈,則象徵出外工作的遊子,當夜晚來臨路燈亮起之際,想家之情,油然而生。
李景湖  回家

Erwin Wurn的一分鐘雕塑,則是由藝術家提供劇本,而讓觀眾依圖示與說明即興創作,以此重新思考「雕塑」的定義。



以下兩件為錄像作品,第一件作品,是對於「永久」收藏的探索,發人深思。第二件以絹布為媒材的作品,則令觀者在短暫的時空之中,感受到與「永恆」的剎那相遇。

 Wong Kit Yi 99-year lease

大卷伸嗣 《臨界之氣:時空》 201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